为什么说香港保险理财产品稳赚不赔

2015/12/05

QQ截图20151201091638.jpg


 今年下半年,深圳商报记者陆续接到市民的反映,声称有相当数量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推销香港“高收益无风险”的理财产品,而且通过赴港签约提供香港政府的监管保障。从11月下旬开始,本报记者开始对香港理财产品进行调查,发现看上去很美的保险产品往往有着营销粉饰,在深圳“揾食”不仅在推销地域上“捞过界”,在推销手法上更是“越过界”。

  诱人的“钱景” 理财计划回报可观

  11月29日,市民许小姐向深圳商报记者展示了手中的香港理财计划。前段时间,她在朋友的介绍下前往一间号称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公司进行理财规划,这家公司有着香港理财顾问公司背景,所以在进行理财规划时,为许小姐规划了一款在香港出售的理财产品。

  “我至今还没有决定”,许小姐的迟疑有着自己的考虑,“香港的理财产品确实很吸引人,产品比较多样,收益率也较高,可是,理财顾问让我到香港去开户,还要用VISA卡刷卡进行月供,内地人到香港投资会不会受到香港法律保护,出现问题是寻求香港法律保护还是内地法律保护?”因为看过前年金融风暴中“大陆客”在香港投资失败的报道,许小姐对香港的理财产品内心纠结。

  12月2日下午,深圳商报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了位于大中华国际交易中心的德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号称第三方理财机构并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的理财管理公司。在中心区的写字楼群中,类似的理财公司藏身其中。具体数字有多少,一位曾任职类似公司的普通职员只说“很多”,而许小姐每天都能接到几条理财短信,发信人大致属于10家不同的公司。12月9日,本报记者在前程无忧网站搜索深圳的理财顾问岗位,得到的结果超过百条,其中的8成在岗位描述中涉及境外投资。

  “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客户也能赚到10%以上的收益。”德银的理财顾问马先生以此为开头,接下来就是开始推介创造这一纪录的“海外基金”。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马先生一再声称“国内购买这一类海外基金的门槛较高”,但是他们有“特殊的途径”能够帮助客户以低门槛买到这一类基金。“特殊的途径”是什么?马先生并未透露。

  12月4日下午,深圳商报记者依约再次来到德银,理财顾问马先生亮出了“海外基金”的底牌。这是由美国万通保险推出的全球基金理财投资计划,马先生一再保证这是一款保险产品,收益率有20%以上,基本上不会出现亏损。“只要你头两年每年投入100万,十几年内就是上千万,几十年后就是上亿,往后那就更是没法看了”。马先生表示,一旦答应购买该产品,他们将会派出深港两地直通车,接客户前往香港美国万通保险签订协议。

  12月2日,深圳商报记者还走访了位于荣超经贸中心的财商人生理财顾问公司,该公司号称是有香港持牌机构香港御峰理财顾问公司为背景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理财顾问跟记者的沟通过程和德银投资管理公司大同小异。理财顾问先介绍客户在他们帮助下获得高收益,又感慨中国理财市场不够丰富,股市受政策影响大,应该投资全球市场。财商人生的主要产品是英国标准人寿推出的盈聚101投资计划。理财顾问表示,这其实是一份投资全球基金的投资计划,只是以保险为外衣,收益率在15%以上,头两年的年化收益率高达70%,基本上不会出现亏损,也是属于复利的产品,投资时间越长越能获得多倍收益。客户决定购买,财商人生将会派出理财顾问陪同客户到香港标准人寿购买该理财计划。

  质疑的声音 回报率究竟有多高?

  高回报,低风险,理财计划中的保险产品究竟是什么?

  就香港理财产品“捞过界”一事,深圳商报记者12月1日和3日两次致电香港证监会媒体公关部。香港证监会表示,可 以通过网址查询第三方理财机构所推销的理财产品是否为持牌产品。

  在香港证监会的“学投资”网站(http//www.invested.hk/),可以查到标准人寿盈聚101投资计划属于持牌的“与投资有关的人寿保险计划”,这种保险产品计划涉及到投资事项,所以需要经过证监会审批。至于美国万通保险的全球基金理财投资计划,记者在证监会网站查到了万通保险的持牌信息,但是“全球基金理财投资计划”并未查到。香港证监会明确表示,投资相连的保险产品需要香港证监会参与审核。

  香港证监会投资知识网站表示,“与投资有关的人寿保险计划”(俗称投资相连寿险计划)属于人寿保险计划,收益与投资者选择的投资项目的表现挂钩。这类计划与所有保险计划一样,须承担保险公司的信贷风险。一般来说,投资相连寿险计划是较长线的投资产品,投资期普遍长达数年(通常不少于五年)。提早退保或中途沽售任何投资套现均可被征收惩罚性收费。虽然投资相连保险属保险计划,可一旦保险公司无力偿债,投资者属无抵押债权人。

  记者上网搜索“盈聚101投资计划”,发现有很多网友都曾去财商人生咨询理财事务,财商人生都是在向客户推荐盈聚101投资计划。有网友还发帖咨询:“财商人生推荐的盈聚101投资计划是否属于地下保单?”

  在一个广州投资论坛上,记者同样看到有人在咨询该香港保险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事宜。有一网友回帖说:“我从今年2月份供款到现在,减去他们所谓赠送的30%的基金单位,减去他们收取的管理费和银行手续费,目前亏损6.2美元。另外这个产品,香港那边都是说每年理想收益是5%~8%,所以不要相信中介所说的10%~18%。理性投资吧,我是已经投了进去没法退出了。”另一位当理财顾问的网友建议说,除非真的很有钱,否则这个投资计划并不适合普通妈妈。

  至于“投资相连险”,国内保险公司早有相关产品推出。一位涉足保险近20年的深圳市民就表示,这些产品很稳妥,但收益率同样也很稳妥。这位受访者的一位朋友刚刚结清一份投资相联险:10年前一次性投入100万,10后一次性拿回115万。“假如都有20%、30%的回报率,保险公司为什么不自己做?”在这位市民看来,以高回报为噱头的投资相连险产品,在营销方面肯定没有告知全部信息。

  监管的空白 新行业行走灰色地带

  或者挂着分公司,或者挂着办事处,深圳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背景都是香港注册或持牌的理财顾问公司。这些机构会协助深圳市民到香港理财机构签订协议,假如投资者成功购买产品,香港保险公司会付给这一类机构相当的佣金。

  深圳商报记者在采访时曾多次询问“这一类理财机构是否需要在深圳持有专门牌照”、“操作过程是否合法合规”,但这一类理财机构都强调,他们不是金融机构,所以只需到工商部门进行注册即可。深圳商报记者致电金融主管机构时,得到的答复是这类机构活动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据媒体引用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提供的数字,去年内地客在香港豪掷30亿港元购买保险产品。

  广东省广和律师事务所杨曦律师12月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银行有银监会监督,保险公司有保监会监控,但第三方理财机构作为一类金融产品的中介,既涉及到银行产品又涉及到保险、证券业,但在法律上并没有相应的界定,其监管也就存在法律空白。不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章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应当具备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取得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凭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凭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保险佣金只限于向具有合法资格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支付,不得向其他人支付。第三方理财机构收取保险公司佣金的做法是违反《保险法》规定的。

  购买香港理财、保险产品是否能够获得法律保障?如果发生纠纷,应该寻求什么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香港证监会明确表示,香港是一个自由的金融市场,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到香港持牌金融机构购买合法理财产品都能受到香港法律的保护,发生任何纠纷都可以通过香港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香港证监会还表示,在香港,就证券提供意见和提供资产管理的活动受到香港证监会监管,必须持牌方可进行该活动。至于深圳,在地域上不是监管范围。

  深圳商报记者查询香港证监会的网站发现,香港御峰理财顾问公司是香港持牌的金融机构,受规管的活动包括证券交易、就证券提供意见、提供资产管理。不过,在其过往的公开纪律活动一栏内,其在今年11月8日曾受到香港证监会的谴责和罚款,原因是允许一名无牌人士掌管该公司一组代表人员,该组代表在未受到适当监督的情况下于不同地方经营业务活动。

  虽然内地人赴港购买合法理财产品能够受到香港法律保护,但广东省广和律师事务所杨曦律师提出不同见解。杨律师表示,根据中国保险法规定,境外保险产品是不能在内地销售的。内地人在香港投资购买香港理财产品或保险产品是不受内地法律保护的,如果权益受到侵犯或发生纠纷,内地人只能在香港提起诉讼,内地是无法受理这类案件,这将会给内地投资者带来很多不便利。


  理财机构在推销香港保险产品时采用的步骤很类似,先引起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兴趣,最后才提出为客户选择了香港保险公司推出的“高收益无亏损”的保险产品。这些理财机构会定期举办各种理财讲座,不断向投资者传授其推销的保险产品中复利滚动收益,为投资者画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和多家机构打过交道后,发现推销的手法大同小异,基本可以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先强调自身处于客观公立的第三方立场,绝对会为客户选择好的理财产品;第二步,强调稳健成长的理财观点,不会带着客户贸然投资股票和期货;第三步,“唱衰”中国经济市场和理财市场;第四步,开始向投资者宣传全球基金的好处;第五步,允诺可以为客户提供了一个价格较低的平台;第六步,开始推销投资相连保险计划,告诉投资者基本上不会有亏损。走完这“六步”,理财顾问就提出,公司能够陪同投资者到香港购买。

  12月2日下午,记者在德银投资管理公司咨询投资相关事宜。刚一坐下,理财顾问马先生就开始介绍德银投资管理的背景,尤其强调德银投资管理具有的国际背景理财专家,“我们是站在全球角度为客户选择产品,所以我们也要配备全球各地的理财专家,可以为客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好的理财产品。”马先生反复强调:公司能够保证为客户获取20%以上的收益率。

  介绍完公司背景后,马先生强调公司是追求稳健的资产成长,不会很冒进地投资期货、股票,更注重的是位于投资金字塔中第二层的子女教育、养老保险等投资。不过,马先生提醒:“按照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物价上涨,股市受政策面影响大,我们公司会站在全球角度为客户选择理财产品。”在谈话间,马先生拿起放在桌上的几张基金宣传单张,这几张宣传单张都是在宣传贝莱德全球基金:“现在国内历史最长的基金只有15年,可全球基金的历史比这个都长,基金经理的经验很丰富,根本不是国内基金经理可以比的。”马先生强调,“这类基金的背景都是很强硬的,都是世界知名的公司持有。不过,现在国内要买这类基金需要800万的身家,你必须在银行里存有800万才可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