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寿险>意外险>危重疾病险如何定位需求

2015/11/11

购买保险一定要量力而行,购买保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购买保险也是让我们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别让保险拖累了自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保单呢?

1.定期寿险是你的身价 买多少 人没了就赔多少
保额=自己的房贷+车贷+老人颐养费用+孩子独立前的教育费用 (该赚的钱)
保障期间=从现在到退休 (赚钱的时间)

2.意外险每个保险从业者有不同的解释 我觉得它是对于定寿的一种补充 在购买了足额的定期寿险之后 我们才来考虑使用更低费率的意外险去补充 对于被保险人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我们可以投保专项性的意外险 比如说被保险人频繁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话 我们可以去购买自驾车意外险
保额=需要计算
保障期间=保险公司还能开门让你买就应该买

3.危重疾病险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大病险 保障的是我们的身体 假设身患保险合同所厘定的大病 就可以一次性获得约定的保额 用作医疗费用(看病的钱),陪护费用(隐性损失),病后恢复费用(补充收入损失)
保额=根据收入
保障期间=保险公司还能开门让你买就应该买

根据危害程度 可以选择的有

医疗险>定额年金险>终身寿险

1.社保用药局限性较大 半年前我外婆在中山医院做了一个腰部手术(都怪我小时候懒惰 总让外婆背我出去玩) 共使用骨钉6根 6000/根 医用水泥1剂 4w3/剂 医保外费用共8w7 幸亏家境还算殷实 皱皱眉头挺挺就过来了 “当时我妈就问我这种风险有什么办法去分摊 我说:有啊 医疗险就可以。但又一算外婆今年74岁 我又说:可惜了 外婆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可以投保的医疗险,现在要买的话年龄大了 保费昂贵且既往症无法报销
保额=根据收入
保障期间=还活着

2.当我第一次知道要解释年金险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你不能叫我说我马上说,第一,我要试一下,我又不想说 你买一个年金险完以后加了很多特技,退休之后每年领这么多钱啊 这不是太舒服了吗 结果被保险人出来一定骂我,根本没有这么多钱!这证明上面那个是假的 我说先要给我试一下。后来我经过也知道他们是银监自己傻傻的,而且没有那种虚假成分的。那领了这个月 这个月下来之后呢 起码我领的很舒服。现在呢 每天还在领!每天还在领呢 我还给了我秦家班用!来!来!来!大家试试看!那我跟部经理讲∶「卖的时候就这样卖!卖完之后,这个保单就是我的保单,就不要加,再加特技上去,加到没有就是这样子!我要给被保险人看到,我用完之后是这样子,你们用完之后,也是这样子!
为什么这条特别长呢 没办法例子又是自己的呀 我是95年生人 懂行的保险从业者就知道我要说哪个险种了 “平安少儿终身幸福414”嘿嘿 小弟投胎技术还行 家里比较殷实 那个时候平安人寿刚刚开业 我还在我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就有平安的保险代理人来产科展业 然后我妈就给我投保了这份保险 年缴费2880(360*8) 缴费15年 22岁领10w 60岁每月领6000 领至终身 预订利率11% 附带投保人豁免 这就是母爱啊 我吃奶都还没吃顺口呢都给我考虑到养老的问题了
双降之后 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只有1.5了 银行利率无限趋于0 甚至负利率是有可能的 定额年金险的作用就是投保后锁定利率 每年固定返还 以后专款专用可用作养老(这仅是定额年金险最显性的作用)
保额=根据收入
保障期间=根据自身情况

3.一般人用不到 避免遗产税 (遗产税征收方案都还没出呢)
保额=根据收入
保障期间=?


干货
1.家庭无负债 定寿保额的计算方式为 家庭年支出(10年 一般选择5年 考虑到题主现为全职主妇增加5年)+老人颐养费用+孩子教育费用(考虑到题主孩子考虑留学 建议现在就可以选择海外基金或者香港保险的储蓄型计划) 建议定寿方面以保额为导向进行购买 具体保额分配需根据实际收入分配于题主及题主丈夫身上 保障时间为移民前

2.意外险方面如理念所述 题主丈夫一般使用轿车作为交通工具 可增加一定的保额 建议意外险方面以产品为导向进行购买 保障时间为移民前


3.重疾险方面很可能不能使用定期险来分摊风险 主要原因是定期险做不到题主需要的保额 但可以考虑投保多家公司 配置一部分的终身重疾(香港保单)再配置一部分的定期重疾(大陆保单) 建议重疾方向以保额为导向进行购买 具体保额为实际年收入的5倍 定期重疾保障时间为移民前


4.医疗险最简单 以产品为导向 选择有保证续保条例的产品考虑到移民需求 香港保单为上


标签: 危重疾病